<span id="jwrww"></span>

<th id="jwrww"><track id="jwrww"></track></th>

<rp id="jwrww"></rp>

    活性污泥的培養方法與注意事項

    2020-05-10  來自: 衡美水處理公眾平臺 瀏覽次數:691


    如何進行水處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水處理***知識——活性污泥培養方法與注意事項。

    活性污泥

    污水處理設施正式投入使用時,其生化處理裝置均需進行污泥接種、馴化(俗稱調試)。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盡量縮短調試時間,使處理主體盡快投入正常運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多個日處理萬噸的污水處理設施的生化調試發現,在生化調試過程中,如果準備充分,正常氣溫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設施的培菌接種工作;10d后就可以對污水進行馴化,20d左右便可進入正常運行。

    本文將分三方面對生化調試工作中需注意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方便起見,文中所列數據均以生化池體積5000m3為基準。

    一、前期準備階段

    1、 物料準備

    ①污泥準備

    對于萬立方米級污水處理裝置而言,其生化池體積較大,為了保證生化池初始污泥濃度,需要準備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論上講,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質量濃度控制2 500mg/L左右。

    實際運行時,為了節約成本,調試期間初始污泥的質量濃度可控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處理104m3污水生化時間為12h的污水處理裝置為例,調試前需準備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約40m3。

    污泥品種是同類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難,其它活性較強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為保證活性,對待用的污泥需進行噴水保濕處理,在保濕條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養寄的準備

    生化調試過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糞及淀粉。一般來說調試前期以加入大糞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為主,為接生成本,淀粉可用地腳面粉替代。由于大糞無法事先儲存,因此,事前需和有關部門確定好調試期間需要的數量。

    調試期間碳源準備量一般按如下原則進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 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300mg/L水平。大糞的COD折算比較困難。根據經驗,在整個調試期間需100~150 m3的大糞。加入大糞的目的除補充碳源外,還可增加生化池菌種的引入。地腳面粉可準備10~15t。

    ③磷源、氮源的準備

    補充碳源一般以普鈣CaH2PO4)2為主,補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2為主。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300mg/L時估計BOD5值一般以100mg/L計,補充量按 mBOD5):mN):mP=10051折算,每天需補充淀粉2000-3000kg,尿素100kg,補普鈣200kg,質量比按照淀粉:尿素:普鈣=20-3012補給。調試期間需準備尿素2~3t,普鈣5~6t。

    另外如有條件可準備10~20kg粉狀陰離子聚丙烯酰胺(PAM)。

    2、物料化制及輸送設備

    由于調試期間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之生化調試無污水進入,池內污水流動性較差,為提高接種速度,需要將污泥及補充碳源盡可能均勻地輸入各生化池內。因此,對于規?;奈鬯幚碓O施設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輸送系統,對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調試效率是必需的。

    根據經驗,物料化制池宜設于地下,池內設空氣攪拌裝置,池容積一般在20~30m3。池內分兩個。一區為化制區,該區需設置物料化制及初級垃圾清理裝置;二區為輸送,設置潛水泵或液下泵,同時在泵周圍設置垃圾桶,以防泵發生堵塞。輸送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軟管以便根據需要調整投加料點位置。另外,物料旁需設置一個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時供水。

    3、監測儀器準備

    為配合生化調試,需對生化池中的COD(鉻法)、溶解氧、pH值、細菌等指標進行監測。一般生化處理調試需配備以下監測儀器:COD測定儀、溶解氧測定儀、pH值測定儀、顯微鏡。

    二、調試階段

    1、初期(3d

    ① 首先將生化池注入定量清水和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然后將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時投加大糞等培養料,加水攪拌后按比例均勻 投加到各生化池內。

    投加培養料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控制在300mg/L為準。然后按比例補加普鈣(由于投加大糞無需補加氮源)。

    ②悶曝:投料后進行悶曝。水氣體積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氣采取6h充氧,4h停機的方式進行。

    ③ 再次投料:經過1悶曝后,第2COD的質量濃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為備用)。

    同時投加以大糞為主的培養料,投加培養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300mg/L為標準。根據需要補磷后悶曝。

    ④悶曝:第二、三天的悶曝可減少停機時間,生化曝氣可控制為開62。

    2、中期(4~7d

    一般經過2~3d的悶曝后,通過顯微鏡鏡檢可能會看到少量的原生動物。原則上,此時每天定時補加碳源逐步以地腳面粉為主。同時投加普鈣和尿素,以補充磷源和氮源。補充碳源的標準仍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mg/L左右為準。

    此階段為排除生化代謝物,生化池需適量換水,同時繼續進行悶曝。此階段為加速污泥菌膠團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適量投加粉狀PAM。

    3、后期(7~10d

    一般經過7~10d悶曝,生化污泥表現顯淡黃色,污泥30min沉降比達到10%左右。通過鏡檢可發現有較多活躍的原生動物鐘蟲、纖毛蟲,以及后生動物輪蟲、線蟲等,此時生化污水處理即可進入馴化及增負荷調試階段。

    增負荷調試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負荷進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負荷運行。為平穩過度,增負荷全幾天視具體情況可適量補充些地腳面粉作為碳源。

    4、調試條件控制

    生化調試期間,曝氣強度原則上應結合水中溶解氧類控制氣水比,一般好氧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控制在1~3mg/L,兼氧區控制在0~0.5mg/L。

    其它監控指標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樣分析頻率為調試初期一般4h1次樣,中期6h1次,后期8h1次樣。

    三、調試注意事項

    生化設施的調試,有以下幾點須特別注意。

    1、設置化料池及配備物料輸送系統,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是必要的。

    2、投加的污泥需盡可能化開,避免垃圾進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

    3、在投加大糞時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進入輸送泵,否則極易引起輸送泵的堵塞。

    4、需隨時掌握生化池內的COD及溶解氧變化情況,及時補充碳源和調整供氣量。

    5、調試期間生化池pH值控制在7~8.5之間,發生異常及時尋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四、結論與說明

    在調試過程中如能做到以上幾點,一般來說整個生化調試過程可在1個月內完成。

    此外,以上生化調試結論適用于鼓風曝氣為主的生化處理裝置,對于其它形式的生化處理僅供參考。

    在調試開始時,注入生化池的水應為當前需處理的污水而非用清水更合適,補磷應用KH2PO4為佳。

    衡美水處理專注水處理設備生產研發十五年,為您量身定制水處理解決方案!

    關鍵詞: 活性污泥   培養方法   衡美   水處理  

    衡水市衡美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營 原水處理設備 過濾器 全自動加藥裝置 等業務,有意向的客戶請咨詢我們,聯系電話:0318-2987119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衡水市衡美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衡水航宇 網站地圖 XML

    本站關鍵字: 反滲透設備


    掃一掃訪問移動端
    狠狠操狠狠爱

    <span id="jwrww"></span>

    <th id="jwrww"><track id="jwrww"></track></th>

    <rp id="jwrww"></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