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化學清洗流程及解決方案
2021-06-13 來自: 衡水市衡美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622
水處理進水中存在各種形式可導致反滲透膜表面污染的物質,例如水合金屬氧化物、含鈣沉淀物、有機物及生物等。RO系統在運行中,出現下列現象之一者,RO膜需要進行化學清洗:
1、產品水的膜透過量下降;
2、 產品水的脫鹽率降低;
3、膜的壓力差(原水進水壓力-濃水壓力)增加;
4、已被證實有結垢或有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RO膜本身是受運行的壓力、水溫、PH等參數的影響,RO膜清洗的條件應綜合考慮。
二、化學清洗周期
常規RO設備每年化學清洗次數為3-4次(平均每季度一次)。但是由于各設備,水源等情況的不同,可根據設備運行情況適當調整清洗時間。
三、清洗過程簡述
1、循環過程:
RO系統的化學清洗循環過程中,要進行三個過程:
一是低流量循環:
用盡可能低的清洗流量置換元件內的原水能有效地刷洗膜表面污物;
二是循環:
當原水被置換掉后,濃水管路中就應該出現清洗液,可以讓清洗液循環返回清洗液水箱。循環清洗液15分鐘或直到顏色不變為止。如果顏色仍發生變化,放掉清洗液重新配置新的清洗液。
三是高流量循環:
過程中化學液與膜內部分子發生物理的動力接觸,進一步發生滲透、磨擦、剪切等反應,從而達到化學清洗的目的。
2、浸泡過程:
浸泡是RO系統清洗的關鍵。它既能使化學液與污染物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又能讓污染物從膜的表面脫落,溶于化學液中達到化學清洗的目的。浸泡時間隨污染嚴重程度而定,對于輕度污染,浸泡1~2小時足夠。
3、沖洗過程:
預處理的合格產水可以用于沖洗系統內的清洗液,如有條件建議采用RO產水作為沖洗用水。
1、清洗準備工作
A、確定RO膜需要化學清洗
B、分析污染物確定采用的化學配方,并根據配方采購必要的的化學藥品或試劑。
C、檢查化學清洗裝置是否完好。
D、準備好防護鏡、膠手套、口罩、橡膠圍裙等防護用品。
E、確保清洗的溫度不低于15℃(否則需要增加加溫裝置)。
F、化學清洗管檢查
檢查清洗管路的連接是否就緒,閥門的開啟是否通常,必要時固定清洗液的循環管,以免震動時發生意外。
2、一般清洗液配方
RO膜的污染或阻塞是受其污染物的種類、膜本身的材質等條件的影響。對于不同的污染,其化學清洗的藥劑是不一樣的。應根據現場污染情況而制定相應的化學清洗方案。
3、清洗過程簡述
RO膜一般的化學清洗工藝包括循環、浸泡、沖洗三個過程,但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五、化學清洗方案確定
1、清洗方案確定:
根據上述的分析,根據現場后分析膜污染原因,在此基礎上調整清洗方案。
A、有機物污染
一般來說要先化學清洗,然后再進行清洗。如能確定膜為油類污染,此時,須先用堿性清洗液后用酸性清洗液,避免油類物質被固化,加大清洗難度。
B、生物污染
一般情況下按堿-酸順序清洗。
C、無機鹽垢
一般采用酸性清洗。需要注意的是,在酸洗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清洗液pH值變化,當在溶解無機鹽類沉淀消耗掉酸時,如果pH的增加超過0.5 個pH值單位,就應該向清洗箱內補充酸,酸性清洗液的總循環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超過這一時間后,清洗液可能會被清洗下來的無機鹽所飽和,而污染物就會再次沉積在膜表面,此時應用合格預處理產水將膜系統及清洗系統內的前一遍清洗液排放掉,重新配置清洗液進行酸性清洗操作。
2、清洗液配方
RO膜的污染或阻塞是受其污染物的種類、膜本身的材質等條件的影響。對于不同的污染,其化學清洗的藥劑是不一樣的。
3、清洗步驟:
先用(wt)HCL用調節PH至3,溫度調節[35℃ 此清洗方案針對于CaCO3 CaSO3 BaCO3 等無機碳酸鹽類比較有效
再用(wt)Na4EDTA 用NAOH調節PH至11-12,[30℃ 此清洗方案針對于微生物和有機物膠體污染比較好。
用 HCL調節PH至3,30℃,進行重復緊縮反滲透膜孔作用。
清洗順序為堿-酸;
其中wt為化學純(化學清洗的藥劑均為化學純)。
實際用量應根據RO膜污染情況而定;
備用藥劑應多不可少。
4、清洗液溫度確定:
在清洗液循環期間,pH2~10時溫度不應超過40oC,pH1~11時溫度不應超過35oC,pH1~12時溫度不應超過30oC。
注:如被確定是污染物為微生物污染時,須先用堿進行清洗;如污染較輕,建議使用檸檬酸代替HCL,使PH=4;而在上清洗方案中要嚴格控制PH值,清洗水溫度一般在25℃左右,在進行化學清洗時,能夠提高溫度至35℃左右,以便提高化學清洗的效果。
普通的藥劑進行化學清洗時,一般采用的HCL/NAOH是屬于強酸/強堿,對膜都有損害,尤其在PH控制不好時;不僅不能對污染物進行有效的清除,且損害了膜;故推薦使用專用清洗藥劑進行清洗,該藥劑對RO膜沒有損害,針對污染物能夠有效的清洗,切有保護作用,從而延長了膜壽命。